新闻动态
- 发布日期:2025-04-13 05:49 点击次数:168
爱好的历史的朋友们总喜欢拿晋元帝司马睿与宋高宗赵构,这两位经历相似的皇帝来进行对比,两人都是为了各自的大一统祖业
“挺身而出”,接过了山河破碎的“烂摊子”,几经波折之下又保住了半壁江山,最终形成了偏安江左的残存局面。可大多数朋友总认为宋高宗要比晋元帝更胜一筹,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晋元帝不曾把控整个东晋王朝,而受制于权臣、悍将以及各大世族,最终在位
5
年多便在大将军王敦的逼迫下郁郁而崩。
然而宋高宗则正式在位长达35之久,又做了25年太上皇,实际在很大程度上依旧影响着当时的南宋朝局,他在漫长的帝王生涯中,对满朝文武的把控力度貌似要比司马睿强许多,虽然在即位之初也差点被彻底废黜,后来又受到边镇诸将的威胁,以及权臣秦桧的挟制,还有子嗣问题的困扰,可到最后基本都被他一一化解。
而司马睿则从一介藩王,依靠拥戴他的亲信大臣及江东世族登上帝位,在中原一片混乱的情况下,还能保住近
280
多万平方公里疆域的东晋王朝,这比起被金人穷追猛击,仓皇逃入海中的赵构,最终还是靠着向金国北向称臣才保住了近
200
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土而言,是不是又要强许多了呢?那晋中宗与宋高宗究竟谁更优越一点呢?今天小编就来先讲一讲或许多人都比较陌生的晋中宗元皇帝司马睿。
司马氏晋王朝中宗元皇帝司马睿,字景文,他是晋高祖宣皇帝司马懿的亲曾孙,也就是琅琊王司马觐之子,他的爷爷则是世祖晋武帝司马炎的叔叔,平定东吴结束三国时代的晋军元帅琅琊武王司马伷。司马睿出生于咸宁二年的京师洛阳,也就是他堂伯父司马炎做皇帝的第十一年,灭吴前的第四年,等他长到十五岁的时候,父亲去世他就承嗣了琅琊王之位,他爷爷司马伷在灭吴后第三年去世,那时他才七岁,他的父亲也就做了八年琅琊王也相继薨逝了,可年少为王的司马睿在洛阳的名声却非常之好。
他的堂哥司马衷晋惠帝在位的时候,发生了
“八王之乱”,司马睿面对家族乱局,表现得恭俭退让,所以那些凶狠的亲戚们并没有加害于他,他非常沉稳、机敏感,且非常有度量,从来不展现出自己出众的一面,所以当时的人们对他帝王风范知之甚少,只有竹林名士嵇康之子侍中嵇绍非常看好他,并对人们说道:“琅琊王睿风骨非凡,恐非人臣之相也!”
到了元康二年,也就是他做王爷的第二年,十六岁的司马睿被授予了员外散骑常侍、左将军等官位,并跟着诸王勤王大军征讨在邺城威胁晋惠帝的成都王司马颖,可勤王军在荡阴被司马颖击败,他的叔父东安王司马繇被司马颖斩杀,司马睿因此吓得要死,就准备逃得老远。